我們巨足登山協會
2016年3月12日
舉辦花蓮安通古道3日遊,
當天下午四點多,
走過瓦拉米步道,
回程進入
八通關越道鹿鳴吊橋段。
八通關古道建於1875年,
是清朝時期所建,
橫貫台灣東西部的3條道路之一,
也是目前僅存的一條。
西起南投縣竹山鎮,
東至花蓮縣玉里鎮,全長152公里,
由總兵吳光亮所闢建,現為國定古蹟。
鹿鳴吊橋
位於台30線2.5K處,是
八通關越嶺古道中最東段的一段,
林務局整修2.7公里,
在公路尚未開通之時,
是從鹿鳴橋至卓樂部落的唯一山徑。
鹿鳴吊橋
所跨越的河流是拉庫拉庫溪,
又稱樂樂溪,
源於於閩南話「濁濁」的諧音。
是指該溪較下游的支流清水溪混濁,
秀姑巒溪第一大的支流,
發源於中央山脈最高峰秀姑巒山東側。
鹿鳴吊橋
傳說這裡以前野鹿很多,
因此日本人將這地區稱為鹿寮,
因為站在橋上,
可以聽到許多野鹿的叫聲。
政府於西元1959(民國48)年以鋼索來建造吊橋,
連結延平鄉、鹿野鄉、卑南鄉,
方便當地民眾出入,
也作為景觀橋樑與遊憩區,
遊客可以悠閒的步行在吊橋上,
山風習習,俯瞰山谷,心曠神怡。
我們過鹿鳴吊橋一小段,
沒有更深入去走,回頭。
這是八通關越道鹿鳴吊橋段關係位置圖,
沒有深入去走,看看就好。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