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1日
我們金門旅遊第二天下午,
參觀過金門陶瓷博物館及、皇家酒廠,
接著來到八二三戰史館,
雄偉壯麗的仿古建築,翠瓦朱樑,
雪白花崗岩牆圍砌,
正面兩側外牆鐫有在砲戰中,
為國捐軀的國軍英雄單位、姓名、職稱。
八二三戰史館
位於金寧鄉伯玉路二段460號,
1958(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
金門在短短44天,
落彈量達47萬餘發,
之後又經歷20年的單打雙不打,
到1978(民國67)年,
對岸與美國建交才結束砲火攻擊。
八二三戰史館建於1989(民國78)年,
2001(民國90)年移撥予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經過規劃整修後,於2003(民國92)年重新開放。
八二三戰史館內以燈箱、多媒體、紀錄片,
呈現八二三砲戰的相關歷史與文物。
內部有展示兩面虎旗,
其淵源起於1949(民國38)年,
國軍118師駐守金門,
在古寧頭戰役中立功,
獲頒榮譽虎旗,
自此該師以虎軍為代號,
師徽就是一隻向左後方回望的老虎。
1952(民國41)年改番號為陸軍步兵第19師,
同年國軍開始接收韓戰爆發後,
大批到來的美援裝備,
19師為全陸軍第一個編成的重裝師。
臺灣在戒嚴時期,
有空飄汽球大隊利用空飄汽球,
將反共文宣送到對岸,
企圖影響對岸民心。
相同的,對岸也是利用空飄氣球,
將其宣傳品等經由氣球飄,
到台灣上空爆裂後,
文宣品等四處飄散,
政府對於拾獲文宣品處理,
繳送到派出所,可以獲得小額獎金。
小時候,我家人曾拾獲紅色毛語錄,
送去當地派出所?太遠了,
留著怕被抓去法辦叛亂罪,
一把小火解決。
八二三戰史館展示內容為:
八二三戰役簡介
砲戰前夕自由世界與共產勢力的分布
實戰危機44天
運補作業
烽火中的歲月
政治作戰
戰地記者
台籍充員兵
砲戰的延續
作戰功勳
走過歷史的記憶
蔣介石與毛澤東,
兩人和好時,舉杯共歡,
分手後,轉身指揮軍隊,
槍砲戰車飛機,雙方殺得死去活來,
現在兩人都作古了,有多少戰死沙場冤魂,
可能至今仍身分不明。
蔣、毛兩人在台灣海峽兩岸分治,
各自被尊崇為偉大的領袖,
但蔣介石在台灣,
國民黨淪落成少數在野黨,
正被新政府清算、鬥爭與鞭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