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頭份中區扶輪社
2016年中國江南5日旅遊,
11月8日上午在浙江省杭州看過雷峰塔,
10點多來到不遠處的蘇東坡紀念館,
位於西湖蘇堤南端映波橋旁,
就在雷峰塔附近,
為紀念蘇東坡的文學史料,
及記錄蘇軾在杭州的重要政績所建立。
蘇東坡是中國文學藝術大師,
不論詩詞字畫樣樣精通,
其中以赤壁賦為其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蘇東坡曾二度出任杭州地方官,
築蘇堤疏濬西湖,
使民眾免於水患之苦,
頗受杭州居民愛戴。
臘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作者:蘇軾 北宋
天欲雪,雲滿湖,樓臺明滅山有無。
水清石出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
臘日不歸對妻孥,名尋道人實自娛。
道人之居在何許,寶雲山前路盤紆。
孤山孤絕誰肯廬,道人有道山不孤。
紙窗竹屋深自暖,擁褐坐睡依團蒲。
天寒路遠愁僕夫,整駕催歸及未晡。
出山回望雲木合,但見野鶻盤浮圖。
慈遊淡泊歡有餘,到家恍如夢蘧蘧。
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後難摹。
熙寧四年(1071年)
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
王安石很憤怒,
讓御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軾的過失。
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
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同年12月,
蘇軾遊孤山訪惠勤惠思後作此詩。
譯文:
天空將降瑞雪,
湖面上陰雲密佈;
層疊的樓臺與青山,
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我漫步山中,溪水清清,
直見水底的石塊,
游魚來往,歷歷可數;
幽深的樹林沒個人跡,
只聽到鳥兒喧鬧相呼。
今天是臘日,
我不在家陪着妻子兒女,
說是去尋訪僧人,
其實也爲的是自樂自娛。
僧人的禪房坐落何處?
喏,就在那寶雲山前,
小道狹窄,彎彎曲曲。
孤山獨自聳立,
有誰肯在這裏結廬?
只有僧人,道行深厚,與山相傍護。
到了,那紙窗,那竹屋,
幽深而又暖和,惠勤與惠思,
裹着僧衣,正在蒲團上打坐。
天寒路遠,僕伕催着回家,
告別時,還未到黃...
蘇東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紀念館位於美麗的杭州,
建築物的風格是典型的江南樓閣式院落,
占地面積4,200平方公尺,
建築面積550平方公尺,
1988年初建,2004年整修後開放,
周圍由竹籬環繞著,
綠化做得很好,很多樹木。
在紀念館內
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文學氣息,
大致上分成庭院、展示廳
及東坡藝苑三個部分所組成。
一樓展示其生平介紹、
學術成就以及政績,
二樓展出蘇東坡的詩文著作及書法複製品,
包括著名的赤壁賦等書法精品,
讓人感受蘇軾的出眾才華。
紀念館後院走廊有
蘇東坡書法碑廊
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作於熙寧6年(1073),春天杭州西湖上。
作者蘇軾以絕世的天才,
宦遊物華天寶的杭州,
為名山勝水所陶醉,
揮筆寫下許多描繪湖山美景的佳作。
此詩是他杭州風景詩中傳誦最廣的絕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