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8日
我們在希臘雅典下飛機,
遊覽車載我們參觀第一個景點就是
衛城(Acropolis),
先來介紹希臘(Greece)這個國家,
由 3,000 個大小島嶼所組成,
人口一千多萬人。
國教是希臘正教(Greece Orthodox),
雅典是古希臘的政治文化中心,
衛城建於公元前5世紀,
是祀奉雅典護神雅典娜的地方,
建築集中反映古希臘建築的成就,
是世界建築史及藝術史上的珍品。
衛城建築雖歷經破壞,
但斷柱殘垣仍有可供借鑒之處。
下圖就是衛城入口收票處,
進去參觀要購票,
有專人管理。
迪翁尼索斯劇場(Dioysus Theatre )
雅典衛城南側,
酒神兼戲劇之神 Dioysus 的聖域,
利用山丘斜坡興建劇場與神殿的場所,
這是希臘最古老的劇場。
普羅皮萊門( Propylaea)
意即前門,
由巨石堆疊而成的長方形大門,
為通往聖域的入口,
西元5世紀時重建的,
是參觀路線的出入口,
左側石柱是阿格利帕紀念碑(Hellenistic)。
衛城
位於雅典市中心偏南的小山頂的台地上,
高出平地70~80米,
台地西低東高,
東西長280米,
南北寬130米。
總體佈局自由,
順應地勢安排,
山上各種建築貼邊而立,
柱廊朝外。
巴特農神殿(Parthenon)
多利克(Doric)式的巴特農,
在希臘文係意指處女之所,
位於衛城中心,
建於公元前447~432年,
由菲迪亞斯(hidias)承擔設計,
有希臘國寶之稱,
建造此廟目的係供奉希臘女神雅典娜(Athena)。
雅典娜(Athena)為戰神,
亦為智慧之神及航海者,
與雅典的保護神,
故建造巴特農神殿之費用,
由全雅典市民所捐獻。
每4年舉行一次盛大祭祀儀式,
慶祝雅典娜的誕生。
整個神廟分成兩大部分,
即正殿及後室,
兩者都沒有窗子。
在正殿末端正中的位置,
原來是一座由象牙與黃金製成,
高約40呎的雅典娜立像,
其上並有桅杆以象徵其為航海者之保護神,
但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巴特農神殿,
後室部分稱之為巴特農
(神廟就是根據這個名稱命名),
做為貯藏祭祀器皿的地方。
神廟外部有很多雕刻,
內部就沒有任何裝飾性的雕刻,
長 218 英尺、
寬 104 英尺,
石柱高 34 英尺。
巴特農神殿可謂歷經滄桑,
公元1687年,
威尼斯軍隊炮轟城堡,
廟內內殿、殿牆等建築夷為瓦礫。
18世紀下半葉開始,
歐洲列強來此盜運、搶奪文物,
原屬神廟的古物散失殆盡。
艾雷克提歐神殿(Erechtheion )
位於巴特農神殿北側的神殿,
被視為雅典衛城最神聖的場所,
是諸神之家,
也是諸王之墓所在地。
艾雷克提歐(Erechtheion)神殿,
是諸神所在的神聖殿堂,
6女子柱都是複製品,
真品有4根在雅典的博物館中,
每個女子的髮型及衣服都不同,
部分神殿損毀的很嚴重,
只看的到柱子和基座。
20年前我首次到這裡參觀,
至今一樣都是在整修中。
海羅迪阿提科斯音樂堂(Herod Atticus Odeon),
海羅迪阿提科斯是雅典的富豪,
出錢蓋這一座音樂堂為公共建築,
古代人們都在這舉行音樂比賽或戲劇演出,
現在則是雅典音樂節的主會場,
演出古代劇及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