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慈濟靜思堂
位於新竹市中華路五段208巷20號,
電話:03-5309955,2014年1月4日啟用。
證嚴上人說:
「興建靜思堂,
是為佛教建立一座永久的精神堡壘,
也是佛陀教育的展現。
希望靜思堂這座建築無論外觀和內容皆呈現一種『無聲的說法』,
讓身歷其境的每一個人用眼睛、用心靈的觸覺,
即刻感受到佛陀的精神教育和慈濟文化的培養。
所以靜思堂將是無聲而有言,
永遠敘說著佛教精神與慈濟世界的真善美。」
證嚴上人
教眾謹記
「靜寂清澄 ,
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
億百千劫;
無量法門,
悉現在前,
得大智慧,
通達諸法」
,《無量義經》這段偈文
是「靜思法脈」與「慈濟宗門」的精神旨要。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的心靈境界,
就是佛陀覺悟時的心境。
靜思法脈勤行道,
慈濟宗門仁間道。
戒慎虔誠積福德,
勤修善法靜人心。
期許人人以清淨的心虔誠齋戒,
以愛為種子,用智慧灌溉,
除了自度,更要度人,
廣邀人人做人間菩薩,
一起走入無量法門的菩薩道,
期許人人以清淨的心虔誠齋戒,
以愛為種子,用智慧灌溉,
除了自度,更要度人,
廣邀人人做人間菩薩,
一起走入無量法門的菩薩道。
四無量心
如果發心要普度眾生,
救拔苦難的眾生,
將佛法傳佈到每一個地方,
使每一個人都能了解佛法,
就先要觀眾生的苦,
發起菩薩的慈悲喜捨願心。
發慈悲喜捨的菩薩心,
就是修四無量心,
也就是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
靜思書軒
是讓人心靈安定好地方!
靜思書軒
陳列各式佛教書刊及證嚴上人著作
證嚴上人說:
「如果慈善、醫療、教育是『為眾生』,
那靜思堂則是『為佛教』,
是以佛教和慈濟文化的總合,
亦是匯集佛教慧命的文化。」
慈濟靜思堂
是一座慈濟歷史博物館,
銘記了1966年以來,
一位生長在台灣的比丘尼,
如何結合各階層、
各族群及不同國籍、
不同信仰者,
共同實踐慈悲的真諦,
發揚人類大愛的事蹟。
慈濟靜思精舍
位於新城鄉康樂村,
是佛教慈濟功德會所在地,
一棟灰瓦白牆的樸素建築,
座落在佳民國小旁,
等待著有緣人的到來。
證嚴法師靜思語:
因緣稍縱即逝,
把握剎那的心念,
恆常盡心盡力去做。
若能轉變自己的觀念,
並把握因緣 、放開心情努力做下去,
生命就在無形中改變了。
困難不在自己,在別人;
障礙不在別人,在自己。
最怕的是自己障礙自己。
任何宗教皆須有信念、願望,才能行;
諸下很多是靜思語,
在勉勵人性走向純淨,
願世人每顆心都得以安寧。
靜思堂
前方的陽光、藍天、綠地,
讓人心曠神怡 。
靜思堂
是慈濟人的修行道場,
也是接引人間菩薩的地方。
慈濟也做環保回收,
項目以塑膠瓶為主,
電線、報紙、五金等為輔。
環保教育站推廣惜福愛物,
節能減碳、素食護地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