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改為直轄市,
原復興鄉變更為復興區,
給人的感覺是在很偏遠,
其實現在道路四通八達,
雖位處深山裡面,
仍然可以很快就到達。
這牌樓很有原住民味道,
柱子上長出白菇,
這當然是人工做出來裝飾用。
復興區居民有三分之二是泰雅族原住民,
以信奉基督教與天主教為主,
還有閩南族群及客家族群等,
秀麗的山水風光,
特有的原住民文化是最著稱的特色。
這裡有販售山地特產香菇等。
復興區以山為屏,
居民大多務農,
生產以高經濟價值的高冷蔬菜、水蜜桃、
甜柿、奇異果、高山茶、綠竹、
桂竹筍和花卉為主,
美麗的黑色木屋,
在綠色山林裡,
不致於過於突兀。
簡單質樸的生活與環境,
好山好水的無汙染土地,
和泰雅族人們勤奮篤實的細心照料,
讓復興區的水果等農產品享譽全國。
具有歷史深度的泰雅文化,
與復興區在地的風光景物,
是另一種台灣之光的象徵,
讓全世界玩家們來台觀光旅遊之際,
將復興區納入旅遊必到之行程內。
來到復興區一定要品嘗當地特產水蜜桃等當地水果,
以帶動當地產業的蓬勃發展與經濟繁榮。
每年6~8月是復興山區水蜜桃季,
拉拉山以水蜜桃最出名。
這尊木雕像一位原住民老人家抽水煙,
煙口卻接上水龍頭。
這尊木雕看似佛陀,
因胸前有十字佛記號。
泰雅族很特殊的風俗,
黥面就是在臉上刺上花紋,
大約在5至15歲左右必須完成,
上及下巴刺青。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