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2014年4月18日澎湖3日旅遊,
下午兩點多來到西嶼鄉池東村大菓葉,
大菓葉有個小漁港,與澎湖本島遙遙相對。
二崁草原至赤馬五孔頂間濱海公路旁有玄武岩石柱可以看,
在大菓葉漁港的西北側,這裡原是廢棄的採石場,
因採石而挖掘的關係,沉睡千年的玄武岩才正式出土。
大菓葉,
日據時期為聯絡西嶼及馬公間的海上交通,
在海邊闢建碼頭,挖土造港,
圖左有紅色建築物應該是海巡署安檢所,
紅牆白柱是以前警察安檢駐在所的建築物統一規格,
業務移撥給海巡署,建築物理所當然轉移過去。
右前方有一座觀海木造涼亭。
大菓葉漁港,
位於西嶼鄉的東方,與澎湖本島遙遙相對,
在晨曦中可以欣賞旭日初昇,景觀很別緻。
下圖是在濱海公路上,
剛好位於大菓葉漁港的西北方,
可以看到蔚藍的海岸線,
呈現出彷彿是幅畫般的美麗景色。
玄武岩的產生,因海底下溶漿地形上升,
溶漿冷卻收縮,溫度慢慢降低,
與周圍岩石的垂直面形成柱狀節理,
加上風化與侵蝕作用,裸露於地表的柱狀節理,
在形態及種類上豐富多樣,
岩體產生的五、六角形的玄武岩,
因澎湖特殊的地形,產生許多這種景觀,
最有名氣的就是桶盤嶼的柱狀玄武岩。
桶盤嶼的柱狀玄武岩我在電視報導曾經看我,
要搭船才看得到,
我誤以為今天是來看桶盤嶼的玄武岩,
特地問導遊,他說這裡不是桶盤嶼,
這裡的玄武岩色澤偏黃。
大菓葉碼頭建好後,
影響最深的莫過於二崁聚落,
早期二崁聚落村民尚有300餘人,雖則生活清苦,
但仍居住在二崁務農或從事近海漁業活動,
俟漁港完成後,二崁聚落
年輕人逐漸搭船到離島馬公工作,
最後都很少回到二崁,
聚落從此快速沒落。
澎湖其他地區的玄武岩較為黝黑,
主因是土質與出土時間較晚的關係。
大菓葉的玄武岩顏色偏黃。
大菓葉玄武岩石柱
每節長寬各約50公分左右,
可以堆高到數公尺或數十公尺。
澎湖的氣候高溫少雨、季風強勁,
深色的玄武岩在長年的
陽光照射與季風的吹襲下,
由外而內逐漸產生風化,
形成很有特色的地形景觀。
玄武岩表層由鬆軟到剝離,
彷彿洋蔥的鱗片一般,
最後風化成圓滾滾的球狀岩塊。
玄武岩長年覆蓋於表土下,
所以節理保持得相當完整。
只要到雨季過後,
玄武岩前方的凹地會積蓄雨水,
此時,高聳的玄武岩壁倒映在水面上,
形成非常特殊又令人驚嘆的壯麗景觀,
吸引許多人前來拍照,
也讓大菓葉的玄武岩成為澎湖最具知名度景點。
這條道路是西嶼鄉濱海公路,
看這裡的藍天白雲,
與台灣本島比較有不一樣嗎?
2014年4月18日14時,
曾經來到這裡。
間隔八年多後,
2022年5月16日上午11時許,
我與巨足登山協會山友,
再度來到大菓葉漁港,
舊地重遊,感觸略有不同。
這棟建築物上次來,
好像沒有看到,
應該是海巡署果葉漁港安檢所
建築物改建展新貌。
大菓葉漁港,
位於西嶼鄉池東村(大菓葉),
屬第二類漁港。
自清領時期起,
1970年澎湖跨海大橋通車之前,
玄武岩為噴出岩,
礦物顆粒細小或呈玻璃質,
外觀常呈緻密狀,
有時富含氣孔,
是地表常見的火成岩之一,
顏色以黑色最常見,
偶見暗灰色。
玄武岩
主要礦物有斜長石、輝石、橄欖石,
偶含少量角閃石、鈦鐵氧化物和磷灰石。
二氧化矽含量在百分之四十五至五十二之間,
屬於基性岩漿冷卻結晶而成。
居高臨下看
果葉安檢駐在所。
世界最美麗的海灣in澎湖,
遇上下雨天,
幸好有攜帶雨衣,
下雨又風大,
撐傘還是一樣會濕身。
沒有來過這裡的,
相片一張接著一張的拍。
下過雨,
如果正好有太陽,
玄武岩倒影在水中,
景色絕美。
玄武岩質的岩漿,
流動性極佳,
熔岩流可延伸數百公里。
柱狀熔岩的六角柱狀節理非常發達,
直徑寬一公尺以上,
高可超過十幾公尺,非常雄偉,
加上湛藍海水、藍天白雲襯托,景致迷人。
白色餐廳圍牆外,
百合花群聚生長,
花型美好且芳香典雅,
因為適應性強,
在台灣分布極廣。
交通資訊
1.開車:自馬公出發沿澎203號縣道,經東衛往北直走,過中正橋與永安橋,到西嶼鄉,由二崁進入,經指標走大果葉產業即可抵達;或走西嶼鄉濱海公路經過赤馬,在大果葉漁港的西北側往二崁即可看到大果葉石柱。
2.搭車:大菓葉石柱景點無公車可以直達,可乘坐公車到二崁村下車,先參觀陳宅古厝,再往南步行約10多分鐘即可到達,沿途可欣賞美麗的草原及牛群、羊群。澎湖縣公共車船管理處TEL:(06)927-2376轉27或29。
3.在澎湖本島交通工具有遊覽車、租汽、機車、腳踏車。
GPS座標:N23.59569 E119.5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