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斯風(Saxophone),屬於木管樂器,但因管體通常以黃銅製成,使薩克斯風同時兼具有銅管樂器特性。薩克斯風在近代對西洋音樂有重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於爵士樂。薩克斯風有多種音域和調性,其中以中高音、中音、次中音、上低音四種最多見;1960年代開始,薩克斯風的獨奏演奏家大量湧現,流行於世界各地。而薩克斯風演奏家至此成為與鋼琴演奏家,並是擁有大量聽眾樂迷的主流樂器之一。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位於台中市后里區墩西村,進入該館,有如一座美麗又有著動人故事的音樂殿堂,是張連昌先生的第三代子孫,於2002年為紀念他所成立,屬於台中市地方文化館;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除了珍藏幾支具有紀念價值的薩克斯風以外,還記錄有薩克斯風在台灣本島的歷史沿革與製造流程,展出西洋樂器在台灣的發展過程。
張連昌先生,生於1913年,從小學習國畫和與裱褙,同時喜號演奏樂器,因此與張基盤、張騰輝組成一音樂團,張連昌擔任小喇叭手,34歲開始研究西洋樂器,直到有一次偶然獲得一把已經燒毀的薩克斯風,他仔細拆解研究,並將零件繪製成四百多個零件的圖表,並且研發出台灣第一把薩克斯風,張連昌先生與薩克斯風關係自此密不可分。
1945年成立「連昌樂器工廠」(張連昌薩克斯風有限公司前身),張連昌為全台製造西洋樂器的先驅,一舉擦亮薩克斯風Made in Taiwan響亮名號,並造就后里區成為製造薩克斯風重鎮。2002年成立亞洲第一座薩克斯風博物館,館內展出張連昌先生的歷史文物,並提供文化導覽,記錄台灣薩克斯風故事與訴說張連昌先生精神。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及觀光工廠外觀
庭院有一把很大、很醒目的薩克斯風
薩克斯風博物館內有解說小姐全程介紹
台灣薩克斯風的故鄉-后里
產業聚落台灣向世界發聲
分享的心胸創造一個地方產業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內一排的薩克斯風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內典藏薩克斯風
每支都閃閃發亮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內各種音階的薩克斯風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內的典藏國寶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內大型的薩克斯風
介紹薩克斯風吹奏方式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內展示牆上銅管樂器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內有鼓類樂器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內牆上有烏克麗麗
烏克麗麗(ukulele)翻譯為夏威夷吉他或四絃琴,音譯為烏克麗麗,
19世紀時來自葡萄牙的移民帶著烏克麗麗到夏威夷,
成為當地類似小型吉他的樂器,
在當地被稱為ukulele,為夏威夷語「跳蚤(jumping flea)」之意。
20世紀初時,烏克麗麗在美國獲得關注,並漸漸流傳到世界各國。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內解說小姐詳細介紹各項零件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內也有表演場所
可惜現在冷場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內
當傳統遇上現代
自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