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眉糖廠,位於台中市后里區,創立於1909年,由日本人小松楠彌氏創廠,並取名大甲製糖所,屬日糖興業株式會社,光復後由台灣糖業股份公司月眉糖廠接收生產,是早期台灣少數擁有汽電共生設備,以自產蔗渣燃燒鍋爐產生蒸氣發電,供應全廠電力,每日壓榨甘蔗量為800公噸。
月眉糖廠,於1999年因環境變遷,停止壓榨甘蔗製糖,並轉型為觀光產業,但龐大的機組、饒富特色的建築結構及全國唯一的囪底隧道,發展成月眉觀光糖廠,吸引國人來探訪。整個糖廠除了古蹟處處,由於活用歷史空間,例如大跨距純檜木樑架無任何柱子建構之倉庫,改裝成為賣場,除販賣台糖產品外,並有各地的小吃特產等。園區也有可愛小型動物區以及親水步道之錦鯉魚池,提供親子互動,並有百年的珍貴寒帶黑松及銀杏、百年樟樹,陳列古代農家文物提供學校作戶外教學。
製糖在日據時代是臺灣的重要產業,1945年3月至6月間,聯軍為封鎖台灣對沖繩的支援,而大量轟炸台灣有著高聳煙囪的糖廠,有著高聳煙囪的月眉糖廠為醒目的標的,所以這裡的煙囪仍遺留有砲彈彈痕。
進入糖廠園區有很寬敞的停車場,
放眼望去,一根很醒目的大煙囪。
載運甘蔗專用的五分車站
停放兩列以前載運甘蔗專用五分仔火車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四季的更迭造就生活慣性
按四季變化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只要努力就會有回饋
那怕要時間的積累
養蜂場
這裡有販賣蜂蜜,可以來品嘗蜂蜜的甜味。
參觀月眉糖廠百年工廠入口
台灣早期製糖的方式,
甘蔗以牛牽拉帶動笨重的石車(青斗石)齒輪旋轉,
將甘蔗壓榨成汁,由下方溝槽收集,再經過熬煮成為手工黑糖。
原料甘蔗由專用鐵道運至糖廠壓榨,
先以搔卸機卸至甘蔗輸送機,
經截斷機、壓碎機及撕裂機後,
即送入三組或四組之壓榨機。
甘蔗在適當壓力下輪番壓榨,
將蔗莖內汁液壓出榨出率高出百分之九十四。
鍋爐室
甘蔗進入廠區後,
經由輸送機進入二重切蔗機、細裂機送入壓榨機,壓榨蔗汁。
經壓榨後之甘蔗渣送進「鍋爐」燃燒產生蒸氣。
分蜜室
糖膏中大部分為已經結晶之糖粒,
糖粒與糖粒間有純度較低的糖液,即為糖蜜,
最後用分蜜機除去糖蜜,產生晶粒整齊之分蜜糖,
糖度約97度以上(特砂為99.6以上)。
鋼筋混泥土煙囪,
製造日期民國28年(日據時期昭和14年),
總高度地面53公尺,基礎深度3.5公尺,計56.5公尺,
圓徑基礎4.5公尺,頂部3.5公尺。
囪底隧道
作為連絡鍋爐和煙囪之間的通道
高度比一般人的身高還高
這是大煙囪底部往上看
月下獨酌 李白
天若不愛酒
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
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
愛酒不愧天
月眉觀光糖廠酒供閣
這裡是全國酒品展示部
台灣糖酒文化園區即將誕生
引藻酒、通關等,這裡有賣。
花酒?男人愛喝花酒?
破財消災算小事,甚至會讓人身敗名裂。
酒供閣
臺灣好酒總匯館
好酒這裡應有盡有
這是遊園列車,坐在上面可以很舒服的走訪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