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在西湖渡假村參加活動過後,一個人駕車來到也是在三義鄉的勝興車站,以前有來過,但是沒有拍照,趁此難得機會來拍拍,巧遇3位女同事,也是由西湖渡假村過來逛逛,足見勝興車站是很有吸引力。
勝興車站,位於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建於1907年4月,車站原名十六份驛,開始一般客(貨)業務。由於附近有十六座蒸餾樟腦的腦灶,所以站址所處地的舊名叫十六份,直至1959年1月才改為勝興車站。
勝興車站在西部海拔最高峰-關刀山山麓,四面環山南北各有隧道、山線列車爬坡、穿越山谷隧道後抵達勝興,視野頓時豁然開朗。1935年台中州大地震,勝興車站是附近唯一未受損害的車站。1974年擴建運轉室,1996年9月全面整修。
車站的本體為日式木造建築,以大陸福州杉當建材,採木栓桁楔式建法,故其根柱、樑均完全不用一根鐵釘接合,柱樑上置有米字卦及矛頭,其八卦式房樑也是全台少見,整棟建築的屋簷也呈鋸齒虎牙狀,據說是為驅吉避凶而設計的風水設施。
舊山線北起三義車站,南至豐原北號誌站,橫跨了苗栗、台中兩縣,勝興車站就位於舊山線中。由於舊山線在三義鄉境內行走的路線多山,因此造就勝興車站為台鐵最高海拔紀錄的車站,海拔402.326公尺,還有就是最陡、最彎的坡道(坡度約25/1000,十六份坡)。在以前蒸氣老火車的年代,火車要到勝興車站就很吃力,會有爬不上坡而倒退再加速的情形;在二號隧道出口處不遠的一條支線,就是用來讓爬不上坡的火車退回去再加速的折返線。
勝興車站的建築造型,在設計上則是以地理風水為導向。因為相傳車站位於虎穴,被週遭九座似虎的山頭包圍,曾有不吉利的事發生,日本人為車站的屋簷、樑柱、屋頂設計了鋸齒、八卦和尖茅等造型來象徵兵器破虎穴,以趨吉避邪,關於風水的傳說,還有另一種說法。據說當地風水極佳,是塊地靈人傑、孕育人才的寶地,日本人為了鎮住當地靈氣,使日本帝國得以永久統治臺灣,因此設計了破壞這裡風水的特殊造型。
三義至泰安、后里間的路線彎彎曲曲,新山線工程的最大重點即為勝興車站與舊泰安站廢站,改由截彎取直的地下化隧道直通新建的鯉魚潭橋及新泰安站,這一改線,雖然讓三義到台中的路程從原先一小時左右縮短40分鐘,但是卻讓山線最美的路段從此隱沒、走入歷史,並且差點面臨拆除的命運,使得許多懷舊與不捨的民眾及鐵道迷們,在1998年9月23日晚上勝興車站發出最後一班車後,開始為搶救舊山線與保存勝興車站為文化古蹟做努力。
勝興車站隱身在樹林中
台灣鐵路最高點海拔402.326公尺,紀念碑矗立在勝興車站。
勝興車站門口
勝興車站售票窗口,仍然保留當年時刻表。
勝興車站售票窗口,只是今天不售票,您可以在此盡情的拍照。為維護古蹟,請勿拍打。
勝興車站,門口有位列車長掌握方向盤。
兩位穿著台鐵制服塑像,您可以在這裡拍照留念。
勝興車站的歷史沿革,請您慢慢欣賞。
勝興車站前方有一座古井
已經停止使用鐵軌,不會覺得寂寞,因為有眾多由看在這裡進出,不輸當年有列車通過時的人潮。
火車專用號誌燈已經熄燈,想當年它很具有威望,綠燈亮,通行,紅燈亮,停車。
勝興車站的隧道,以前我搭乘火車北上、南下,也都是必經過這裡。
進入車站附近隧道內探險,看會不會發現驚奇。
勝興車站對岸山坡上有飲食店,生意似乎不差。
天還亮著,但是山坡上飲食店已經打開室外燈光,吸引遊客注意。
勝興車站的鐵軌仍然筆直地躺在大地上
勝興老車站,一如往昔,等候遊客進出車站。
在山坡上,居高臨下遙望勝興車站,有眾多遊客在此欣賞這老車站的美。
勝興車站附近,在這裏有個彎道,以前火車在這裡必定要小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