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上午,我們一行34人來到法國東南部的普羅旺斯省的艾克斯.恩.普羅旺斯(Aix en Provence)圓環旁下車,某位女團友據稱可能早餐吃多了乳酪,上吐下瀉,迫於無奈,只好就近找一家咖啡廳,以消費為名,實際是借用廁所,其餘的遊客照常走訪這個神祕小城。
普羅旺斯,位在馬賽(Marseiile)的北邊約35公里處,人口約13萬餘人。是一個氣候溫和精緻的小城鎮,最常做的事就是漫步,不用刻意,也不想去任何景點,只是在街頭隨意走著,最大的樂趣就是發現路中央有小小的噴水池,在19世紀之前,當時還沒有運河,水源對於普羅旺斯來說是十分珍貴的,因此當時的人們以各種方式蓄積水源,在小鎮處處可見到小噴池,有些沒有華麗的造型,只是發揮當時重要的功能而已。各式各樣,包括華麗的、樸實天然的或是好玩的,因為這裡是「千泉之城」(la ville aux 1000 fontaines)。
米拉波大道處處可以發現路中央噴水池
知名的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 (Paul Sézanne),1839年1月19日在這裡出生,1852年,塞尚進入波旁大學,從1858年至1861年間,塞尚遵從父親的意願,就讀艾克斯大學的法律院,同時也接收繪畫訓練,塞尚的早期作品往往關注景觀中的人物,包括許多大型、富有想像力的風景畫。後來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對於直接觀察更感興趣,並逐步形成充滿光與空氣的繪畫風格。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準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係。他認為:「畫畫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複製現實,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其晚年為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1906年10月22日在這裡去逝,葬在附近的舊墳區,下圖圓環旁有一尊他的塑像。
圓環旁走道上,有一婦人拿著一小茶杯向人行乞要錢,拍個照留念。
普羅旺斯,西元前二世紀時,羅馬人建築此城,從12世紀至19世紀之間,扮演著普羅旺斯的文化、經濟、政治中心之重要角色,因此舊城裡還保存著完善的遺蹟。最吸引人的是米拉波大道(Cours Mirabeau)是一條寬闊的大道,種植著兩行巨大梧桐樹,樹蔭下擺滿各式攤販,販賣皮包服飾,也有賣菜的攤販,與台灣平常所見的菜市場沒兩樣,青蔥看來粗大又清脆,很想拿來啃一口,兩邊是精美的建築,還裝點著噴泉。它沿著舊城牆修建,將城市分為兩個部分。新城區向南部和西部延伸,老城區位於北部,街道寬闊但不規則,有建於16、17和18世紀的古老豪宅。沿著這條大道,一側銀行林立。
米拉波大道兩旁販售各式精品服飾
米拉波大道鵝黃色布料
米拉波大道樹蔭下販售各式精品
米拉波大道塑像,不知道是紀念何人。
米拉波大道有街頭藝人演唱
米拉波大道上攤販販售各式蔬菜,紅蘿蔔、青蔥、花椰菜等。
聖救世主主教座堂位於普羅旺斯中世紀老城的北部,興建在昔日古羅馬廣場和毗鄰的巴西里卡的遺址上,包含了從5世紀到17世紀各種風格的混合,包括裝飾華麗的哥德式入口,雕刻精美的核桃木大門,內部有16世紀的掛毯.毗鄰主教座堂南側的是總主教宮和羅曼式的迴廊。我們只有外面看看,沒有進去參觀內部設施。
同團遊客母子檔對於街頭藝人很感興趣,與他們合照。
遇上一輛鐵馬載著觀光客逛街,很有特色。
有一輛警車正好經過,拍下保存證據。
窄小巷弄,餐廳將桌椅擺在室外,在這裡用餐、喝咖啡,體驗法國風情。
市政廳,建於1655年,是一幢外表看起來樸實、代表艾克斯古典風格、守舊觀念的老建築,面臨著風景如畫的市政廳廣場(place de l'Hôtel de Ville),它包含一些優秀的木工與掛毯。在其一側矗立著一座建於1510年的漂亮鐘樓。在市政廳廣場上還有從前的穀物交易所(1759年至1761年)。這座裝飾華麗的18世紀建築由瓦倫兄弟設計。領隊Lucia說可以進去免費借用廁所,踏進古色古香的大樓,猶如進入古劇場內,這裡沒有地震與颱風,建築物得以長久保存是其特色。市政廳廣場地面未鋪上水泥,不知是否環保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