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卑南大圳,在日據時期1897年為開發東部,由岩彎引進卑南溪溪水,橫貫台東平原至台東新站永樂里、豐源堤防一直到知本農場,於1936年完成,成為當時台灣東部最大的一條水利防洪的灌溉渠圳。所以,卑南大圳一直扮演著台東平原生命甘泉的角色,灌溉率約為208~360公頃/C.M.S,灌溉區的農作物有:水稻、釋迦、荖花、荖葉、蔬菜等,受益民眾達10萬人。
大圳親水公園目前劃分有:
1.進水口公園
位於園區最北端,臨卑南溪南岸,面積約為3.6公頃,腹地完整。
2.隧道出口以南
此段為狹長地帶,南北長度約為1,730公尺之狹長地帶,目前闢為綠地公園及水圳兩案維護道路之美化。
3.舊進水口導水路生態池
利用舊有進水口及導水路特殊斷層地質,增添生態池地質教育園區,營造出供全園區植栽灌溉之用。
4.水車園區
利用現代地形多變化之特性,並以當地石材仿製生態環境,造出多樣性生態環境
小黃山,的山景頗像是中國山水墨畫中的黃山景色,部分留白、部分點墨、部分潑色,你我就在那畫中笑談風生。小黃山屬於造山運動所形成的斷崖地形礫岩層,主要是因為中央山脈未端的卑南礫岩,遭到雨水沖刷後形成的斷崖景色,小黃山的卑南礫岩是屬於歐亞大陸板塊的一部分,小黃山順著明峰村卑南溪的河畔,沿溪往上游綿延數公里長,像是削掉台東一半陸地峭壁,奇岩聳立的風貌,也常有人稱之為台東赤壁。
小黃山只有遠觀,導遊在卑南大圳公園,比著說那就是小黃山,您看像黃山嗎?黃山我沒去過,怎會知道像不像?草有點長,沒有其他遊客,只有我們這一車,不像是觀光景點,既然到這裡,就下車拍拍照,到此一遊吧。
卑南大圳親水公園
卑南大圳親水公園 水長流
卑南大圳親水公園
卑南大圳親水公園
卑南大圳親水公園
卑南大圳親水公園
卑南大圳親水公園
卑南大圳親水公園
小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