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油公司油礦探勘總處台灣油礦陳列館(Taiwan Oil Field Exhibition Hall),位於公館鄉開礦村後龍溪畔出磺坑礦場,為台灣最早發現石油的地點,是亞洲第一口、世界第二口油井。
台灣最早發現石油的地點為公館鄉出磺坑,因為原油口冒出硫磺色液體,當地民眾誤以為是硫磺而得名。為完整記錄台灣石油探勘開發的經過與變遷,並妥善保存重要的文獻史料,於1981年在出礦坑礦場設立油礦開發陳列館。後因參觀來賓日眾,場地不敷使用,乃於現址興建新館,於1990年正式使用,並訂名為台灣油礦陳列館。
石油探勘,是開發地下資源,增加社會經濟繁榮的一環,館內有原油標本、探勘鑽井生產、油氣處理與海域探勘的資料及模型等主題展覽室,詳細記錄油礦從探勘開採到發掘結束的歷程,珍貴的文獻史料及古蹟實物陳列著台灣的油礦探勘史和演進過程。
油礦陳列館位於苗栗東西向快速道路旁
油礦陳列館遙望附近道路與美景
油礦陳列館位於出礦坑
油礦陳列館出礦坑第一號古油井
出礦坑第一號油井
油礦陳列館入口
硫磺窟
斜坡路陡,小心行走。
前面路段陡峭並常有毒蛇出沒
油礦陳列館舊辦公室

精誠團結
出礦坑生活文化館販賣紀念品等
油礦陳列館外觀
油礦陳列館內櫃檯中油寶寶
油礦陳列館內牆壁裝飾
油礦陳列館內牆壁裝飾
恐龍與石油關係
恐龍與石油的關係
古生物、地質與石油的關係。
出礦坑油氣田立體地質模型
長官巡視油礦陳列館
挖出石油,舉手同歡慶。
補給船模型
探勘工具
雙層採收聖誕樹模型
震盪車模型
鐵占山背斜至出礦坑背斜構造圖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