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新竹地區 (168)
- Apr 08 Wed 2015 08:20
新竹 六福村主題樂園-入口1
- Jan 19 Mon 2015 08:20
新竹 老湖口老街巡禮
- Jan 13 Tue 2015 09:53
新竹 老湖口三元宮
出國旅遊,一定會參觀老教堂。
國內旅遊,也一定會往佛光山等大寺廟參拜,
2014年5月4日下午來到新竹縣湖口鄉,
當然要參觀當地具有歷史意義的寺廟-三元宮,
位於新竹縣湖口鄉湖鏡村湖口老街248號(老湖口),
- Jan 01 Thu 2015 08:59
新竹 寶山水庫
我相信全台一定少有,同一個鄉轄區內有兩個水庫,
那就是在新竹縣寶山鄉,有寶山水庫及寶二水庫,
寶二水庫已經去過,寶山水庫還不曾去看過,總覺得有幾分對不起它,
利用傍晚時分,開車來走一遭吧 。
- Oct 01 Wed 2014 10:28
小心,黃色小鴨在十二寮休閒農業區重出江湖。
十二寮休閒農業區,位於新竹縣峨眉鄉湖光村,緊臨峨眉湖,三面環山,倚山傍水,彷彿一處絕美的寧靜之地。山稜線間圍擁著一塊平坦的平原之地,平原中遍佈著大小埤塘,這是十二寮獨有的特色景觀。十二寮除平坦農耕地外,四周山丘環繞,山陵上走一圈約需一小時,不會累跨人。1987年,行政院農委會及新竹縣政府等單位輔導下,成為農村綜合發展休閒區,路旁住戶將自家生產的絲瓜等農產品在門口擺攤做起生意來。近年來國人旅遊風氣大開,吸引北部地區國人於周六、日假日紛紛自行駕車到這裡來度假,很多當日來回的,也有選擇住在平坦的露營專區。這裡離我住家不遠,所以有空就來這裡走走,2014年2月20日再度來到這裡,發現有迷你版的黃色小鴨,高雄、桃園、基隆都已經展期結束,這應該算是沒有版權的吧?不一樣大小,應該沒有著作權法的問題。
粒粒盤中飧,滴滴皆辛苦,
出自: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 Jul 19 Sat 2014 09:33
峨嵋老教堂、燒麵包窯
新竹縣峨眉天主堂於1963年由高伯龍神父所興建,屬於西班牙式的建築,至今已逾半個世紀。早期教堂內具儲蓄互助社、診療所、幼稚園等功能,對峨眉鄉小村落貢獻頗多。天主教本要將此區經營成遠東示範區,但因物換星移,天主堂的功能漸漸式微。 由於峨眉鄉人口外流,教堂閒置將近20年,當地的產業協會與教會商量後,決定在教堂內蓋起窯爐,以最傳統的方式,賣起柴燒麵包,可惜我到訪時,正在整修施工中,看周遭環境還不錯,拍幾張紀念到此一遊。其位置在新竹縣峨眉鄉峨眉村2鄰1-2號(峨眉老街峨眉消防隊旁),自行開車台3線86.5公里處(南下)右轉,即可找到。
大馬路旁設立一草寮外型招牌,很吸睛。
- Jul 15 Tue 2014 14:09
寶山奇聞-雙胞胎井
行政院文建會在建國百年鼓勵民間申請慶典活動補助,新竹縣寶山鄉公所提出的雙胞胎井,百對雙胞胎回娘家,獲得入選前一百名。 寶山鄉人口僅約萬人,卻擁有百對以上的雙胞胎,尤其寶山村全村僅800多人,目前就有28對雙胞胎。相傳皆源自於這口不可思議的「雙胞胎井」;根據鄉內耆老的說法,與寶山路上的這古井泉水質有相當大的關係,早年村內居民都是飲用這口井水,目前這口井經重新整建後,對外開放觀光遊玩,井邊不只建有雙胞胎石娃娃,鄉公所更找了專家替「寶山雙胞胎傳奇」提詩掛在井旁,吸引路人參觀。
外型可愛的雙胞胎石娃娃,十分的討喜。
- Jul 13 Sun 2014 18:24
2014愛你一世橘子路跑-寶二水庫
寶山第二水庫,位於新竹縣北埔鄉埔尾村埔尾34之8號 (鴻福高爾夫球場附近),離寶山水庫沒有很遠,是屬於離槽水庫,取水口是遠在數公里外的頭前溪支流上坪溪,不過水庫本身屬於苗栗中港溪流域,屬於越域取水的模式。於2006年(民國95年)完工,水庫水源來自頭前溪支流上坪溪,因為寶二水庫水源來源跟主要儲水槽有段距離,好處是可以監控進來的水質,也可以控制進砂量,以免水庫淤積泥沙。儲水量3218萬立方公尺,是寶山水庫538萬立方公尺的六倍多,主要用來新竹科學園區的用水。
大壩是所謂的中央心層分土壩,就是「土壩」。壩堰高61公尺(壩頂標高154公尺)、長345公尺、寬度則有10公尺,採用自由溢流堰的設計。而在伸入水庫湖面的紅橋是「直立式分層取水塔」,可分別擷取不同高度的水源。
寶二水庫位置:由國道三號90Km竹林交流道下左轉(往竹東),接富林路二段行駛3.4Km後右轉往竹東方向,接竹林大橋行駛1.2Km左轉,接北興路行駛2.8Km至榮民醫院右轉,接台三線行駛7.0Km經北埔老街至台三線82.5Km右轉往科學園區,接竹市3線行駛1.5Km經鴻福球場後右轉就可以看到管理中心。
這是寶山第二水庫標誌,位於水庫入口。
- Jul 11 Fri 2014 15:17
彩色校園-新竹寶山國小
為了要到寶山第二水庫勘查路跑地點,所以專程到寶山鄉跑一趟,無意中發現路旁一所小學-寶山國民小學,外觀看小小的,但外牆彩繪得很有特色,停好車子,向校園替代役男打聲招呼,同意我進入拍照。校址位於新竹縣寶山鄉寶山村寶山路2段130號。
進入校園要爬階梯,
每個階梯有中英文對照,
邊爬邊讀英文,一舉兩得,
- Jun 17 Tue 2014 23:21
美不美故鄉土,親不親故鄉人-新竹區雲林同鄉會紀要
我老家是雲林縣古坑鄉,因工作關係來苗栗縣居住,就在苗栗結婚生子,購屋定居下來,都變成苗栗人了,但心理上還是認為自己是雲林縣人,曾經因緣際會,聽說在新竹市有雲林同鄉會組織,自己沒有經過他人介紹,去電要求加入,年費新台幣500元,還出得起。
有人說年費500元,實際上年會聚餐吃飯、還有伴手禮(丹路)可以拿,獲得的加總超過500元,我也不是貪這小便宜,感覺長久在外居住,總該多認識一些來自同一地方的人。
會員大會時,雖然都不認識,彼此點個頭致意一下,第一句話您故鄉哪裡?其次問貴姓?工作上、生活上聊開來,總是覺得很親切,每年都固定在新竹市光復路天橋下麗華雅緻餐廳辦理年會,人數眾多,某年年會正好接近縣長大選,國民黨縣長候選人專程由斗六北上來自我介紹,宣揚自己的政治理念,因為這裡的選票含家屬應該不只2,000票,雲林縣政府當然不敢忽略這個人數眾多的人民團體,縣長沒空,都會派代表來致意。
這是國際宴會廳入口
- Jun 09 Mon 2014 11:31
新竹市-薇雅美顏、美體、SPA館
- Jun 16 Sun 2013 18:44
再遊內灣老街
內灣,原稱南河新城或南河和興,於日治時期改定為內灣,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的內灣火車站前,以客家族群的聚落,近年來以懷舊的老街情懷包含了內灣戲院以及內灣吊橋等等成為新竹的觀光旅遊景點,內灣老街除了傳統街屋建築外,還有漫畫家劉興欽筆下親切大嬸婆與阿三哥、淘氣機器人等,在街道的兩旁觀歡迎著遊客的到來;內灣老街的野薑花肉粽、紫玉菜包、客家擂茶、擂茶冰沙、客家麻糬、過鍋米粉等,皆帶有濃濃的道地客家風味,是老街內最為熱門暢銷的美食。
內灣吊橋位於內灣村的東方,橫跨著油羅溪,全長約147公尺,寬2.6公尺,設有2座吊索橋架的基墩,可供人車通行,穿越吊橋後,向西通往永豐大橋,向東可通往尖石鄉之北角吊橋,沿途皆是林蔭大道,是許多登山健行者最愛的路線。
內灣火車站
- Jun 16 Sun 2013 18:17
台鐵內灣車站
台鐵內灣車站,是內灣支線新竹站算起的第九站,也是內灣支線的最終站,新竹至內灣間的總長約27.9km。位於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於民國40(1951)年左右為了配合林木及煤炭的運送而設置,至今還保留50年代的獨特建築風格,一塊供後人憑思其鐵道開拓的艱辛歷程的通車紀念碑,讓許多來到內灣車站的民眾感受迷人的懷舊氣息。內灣也如同九份及金瓜石一樣,在盛產煤礦的年代繁榮過。
搭乘此線鐵路行進於曲曲折折的鐵路迴行穿梭於山林之間,穿過長長的隧道便是內灣了,小小的車站樸實無華,是媒體拍攝影片或MTV的取景點。早期內灣支線的火車皆為蒸汽型火車,當火車駛入後均須倒車進入加水站補充蒸汽鍋內所需的水量,才能藉使火力加熱後能產生大量的蒸汽以帶動火車的運轉,目前內灣的火車加水站還保存著兩組橫置的水槽、鐵製彎頭水口和梯架,可讓民眾了解車站的架構。
內灣火車站,早期載運內灣山區生產的農產品、礦產、與原木而興盛,後來因為公路貨運的取代而衰退,如今又因為觀光人潮湧現,再恢復往昔人聲鼎沸的狀態。
- Jun 16 Sun 2013 17:44
內灣林業展示館
新竹縣橫山鄉內灣地區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興盛時期林務局在這裡設立內灣工作站,吸引伐木人潮,一併帶動商業發展,內灣地區因而有小上海美稱。為就近管理內灣地區的林木資源管制採伐事宜,站內有自國外引進欲推廣之樹種,如:柚木、印度黃檀、胭脂木..等試種植物。
內灣工作站,在日據時期屬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新竹支局內灣監督所,主要在收集樟腦油及存放腦砂專用的倉庫。當時之宿舍為內灣工作站最初之空間樣貌;光復後改制成為台灣省樟腦局新竹辦事處內灣監督所;民國41年因樟腦局撤銷,再度改制為新竹山林管理所竹東分所內灣工作站,當時的建築樣式為兩幢日式木造建築宿舍。民國78年,林務局改隸為公務機關,組織精簡,並更名為內灣林業展示館。
有感於林業對內灣的貢獻,以靜態圖片解說與內灣知名漫畫人物大嬸婆帶領訪客認識林木,體會早期伐木業工作型態的甘苦。展示館之成立給予到訪之遊客對內灣林業文化有更深一層瞭解。
- Jun 15 Sat 2013 16:13
台鐵內灣線-橫山車站
新竹縣橫山鄉,古名「橫山聯興庄」,源起於當年先民從芎林沿溪而上墾荒,見前方迎面而來的大山背,如橫刀矗立,所以取名「橫山」。
台鐵內灣線是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橫跨新竹縣(市)的鐵路支線,最初興建目的為石灰泥業及林產開發,並兼辦客運,但為了配合台灣高鐵新竹車站的設立與台鐵捷運化政策,而在2007年至2011年之間進行了路線修改與設施升級。基本上是循頭前溪上溯,過了竹東之後,是兩條主要源流(上坪溪、油羅溪)匯集之處。鐵路繼續沿油羅溪前進,因此有一條跨上坪溪的橋樑。過了這條橋之後就是橫山鄉。從這裡開始到內灣終點,全都是橫山鄉所轄範圍,這也使得橫山擁有5個車站(橫山、九讚頭、合興、富貴、內灣)。
橫山車站沒有站房,也沒人看守,只有一條路軌,但是有兩座岸式月台,因舊的月台高度太低,長度也較短,旅客上下車很不方便,在舊站場東側又蓋新的月台,等於車站也整個移過去。舊月台及入口並未拆除,可以很輕鬆就進入,不過擔心有乘客還傻傻的在舊月台等車,台鐵製作很多標示告訴遊客到新月台上車。
- Jun 15 Sat 2013 11:05
縫合、復甦、再生-竹東之心-竹東火車站
新竹縣台鐵竹東車站,建於民國38(1949)年,是內灣支線沿途最大、最早設立的一站,往昔尖石、橫山鄉的林木與礦業興盛時,竹東站為最主要的交通貨運樞紐,同時也兼具通勤及旅遊載運的功能。小巧的日式站房、木製拉門、流線的造型,加上四周樹蔭環繞,景色宜人,成了許多電視及電影入鏡的場景,是走訪竹東小鎮、鐵道之旅不能錯過的一站。
竹東車站,是內灣線上最大的車站,整個六家/內灣線,就只有這個車站是二等站,有完整的編制,其餘全是簡易站和招呼站,而且都歸竹東站管理,所以竹東站一共管轄了世博、竹科、竹中、六家、上員、榮華、竹東、橫山、九讚頭、合興、富貴、內灣共12個車站,是全台第一。
竹東車站,也是台鐵三條支線中最具規模的車站,有寬廣的站場、兩個月台、跨站天橋、維修車庫、倉庫群。
- Jun 11 Tue 2013 23:09
愛情火車站-合興車站
合興車站,位於新竹縣橫山鄉,屬於台鐵內灣支線沿途的車站,最早稱為「十分寮」,由於早期內灣附近是以樟腦提煉為主要經濟命脈,因此十分寮的地名就是以製樟腦寮命名的。因開採水泥廠而設站,車站以輸送水泥為主,因此站務繁忙,最多曾經有15名員工。進入車站古樸的日式木造建築映入眼簾,走入站內還有售票窗口的擺設,不過早在89年10月後這裡被裁為招呼站就不再賣票了。
合興車站所屬的內灣支線,在日據時代完成路基工程,民國36(1947)年10月5日完成新竹竹東段的鐵軌鋪設,39(1950)年12月竹東至合興通車,40 (1951)年9月內灣線正式全線通車。從站內有多股軌道的遺跡,應該可以驗證這段歷史,因為這裡早期曾仰賴水泥原料的運送而紅極一時,目前在車站的附近仍舊有運送水泥原料的空中覽車,當時一車車的石灰石原料就由關西赤柯山以空中纜車運到合興,再由火車運到台泥竹東廠煉製。
合興車站是一個小車站,但腹地卻不小,是因為這個車站是屬於台灣鐵路少見的折返式車站。由於附近是一坡地,鐵軌處於爬坡段,有斜度,不利於停車及會車,因此車站另設一條平緩的鐵道。當列車會車時,一輛火車先轉入站內的平緩鐵軌,等另一列車通過後,再折返倒車,然後再往前駛入主線。
- Jun 01 Sat 2013 21:18
新豐紅毛港(紅樹林)遊憩區
紅毛港遊憩區,位於新竹縣新豐鄉新豐村紅毛河口的兩岸,港灣成布袋狀,港口狹小港內寬闊且周圍丘陵起伏,泥灘高起渾然成為一大良港。在三百多年前荷蘭人及鄭成功治台時為西海岸唯一之鎖鑰港,本港之名稱亦由當時殷盛時代在本港貿易荷蘭人紅顏色毛髮得之。
本區面臨台灣海峽,佔地8.5公頃 ,清治時期時為北部重要港口之一,後期因港口多年為土砂壅塞,船舶難於進出,遂成廢港。目前是北台灣地區惟一水筆仔、海茄苳混生的紅樹林生態保護區,歷經數百年分布在此的紅樹林繁榮茂盛並且林相完整,具有極高價值。
區內建有跨越南北兩岸色彩鮮豔的拱橋、原木棧道、觀景亭等設施,可藉此更深入觀看深入觀賞紅樹林、各類蟹、蝦、魚、貝及海鳥,黃昏時分可登上觀景樓,欣賞落日美景,是目前國內唯一具有生態觀光條件的紅樹林保護區。
- May 29 Wed 2013 23:23
新豐濱海遊憩區
新竹縣新豐濱海遊憩區,在濱海公路旁紅毛港出海口,紅樹林保護區附近,北至波頭漁港,有湛藍的海水,白沙清淨而柔軟,沙丘上有木麻黃的防風林及觀景台,並且建造休閒人行步道及供民眾散步乘涼。黃昏時分,眺望遠方夕陽餘暉,漁舟點點,享受海風徐徐吹拂,黃昏時分,眺望遠方夕陽餘暉,漁舟點點,享受海風徐徐吹拂,讓人心曠神怡。除了美景之外,遊憩區還設有海水浴場,提供完善的戲水設備,是一處讓人放鬆心情的好地方。
- May 26 Sun 2013 22:09
新竹市風情海岸-香山濕地
新竹市美山堤防一帶,隨著香山濕地遊憩知名度的提高,吸引大批遊客和攤販,為17公里海岸觀光帶重要景點,披上風情海岸美麗名稱,也是西部濱海公路南來北往旅客中途休憩處所,隨著潮汐變化而浮現之溼地景觀,造就當地多變的海岸風貌,故清領文獻記載之「竹塹八景」,將香山夕照列入其中。與台中的高美溼地不太一樣,這裡比較看不到那麼多的植物,也沒有燈塔。
溼地孕育出的潮間帶豐富生物,為新竹海岸最易親近的自然生態區,亦為新竹沿岸最大生態資源。潮間帶的沙灘及水澤區佈滿海和尚、沙蟹、台灣招潮、紅點黎明蟹、大眼蟹、清白招潮及牡蠣、星蟲、海蟑螂等海濱動物,假日時常可以看到有大人帶小孩拿著水桶及鏟子在挖螃蟹。為保護這片天然資源,新竹市政府將該處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範圍內,以使該區生態得以生生不息。
風情海岸豎起巨幅國旗與市旗,凸顯地標代表。為強化該景點意象,將呂前副總統秀蓮為海岸賜名之「風情海岸」景觀白色巨石置於此,彰顯新竹市沿岸觀光帶最重要的生態資源區。另由廢棄軍用碉堡改建之廁所,為該處乃至於本島最特殊之建築,提供遊客上岸清理泥沙、上廁所不收費,增進環境衛生,具有滄海浮雲的想像空間,假日停車也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