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我們中港溪太極拳協會,

師兄姐滿月圓森林遊樂區一日遊,

離開後,來到新北市三峽區清水祖師廟,

寺廟正式名稱是長福巖,所拜神明清水祖師

確有其人,俗名陳昭應(一說為陳榮祖、

陳昭或陳應,1047年-1101年),

法號普足,本籍福建省永春縣小岵鄉

北宋時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

由於在安溪清水巖修道,

被尊稱為清水祖師。民間俗稱「祖師公」。

圓寂後,原屬於佛教禪宗的清水祖師,逐漸民間化、道教化,

被安溪人視為地方最重要的保護神祇。許多安溪人以種茶為業,

加上清水祖師以求雨聞名,被視為安溪鐵觀音的保護神。

後來安溪信徒遷移來臺,為求神佛庇佑,

於是帶著清水祖師一同跨海來台。

下圖大殿正面,觀音石柱材料來自五股區觀音山。

DSC_0165    

 三峽清水祖師廟,建於1769年(乾隆34),

外觀美輪美奐,木刻、銅塑、石雕繁複多變,

為其他一般寺廟所不及,被視為本土民間藝術殿堂。

1833(道光13)年,因地震損毀而重建。

到1895年時又慘遭日軍焚毀,

4年後(1899)在地方士紳籌畫下二度重建。

第三次則在臺灣光復後,由三峽當地知名美術家、

畫家、教授、議員-李梅樹先生(1902-1983年

1947年主導重修三峽祖師廟,對其建築與設計頗下苦心,

他主張祖師廟該成為一座融合中國歷史、文化及寺廟藝術的廟宇,

同時因其本身的西畫素養,使祖師廟又加入西洋美術色彩。 

DSC_0166

 

 長福巖銜牌懸掛在寺廟前方屋簷下

DSC_0169

 

  廟前中央大門左右各一隻公母石雕獅子

DSC_0170

  

 廟中柱子依主題可分為雙龍柱、單龍柱、花鳥柱及有對聯的圓柱,

其中以正殿三對最為精緻。此外,柱礎在鼓身的弧面上,

則依諧音雕了許多含吉祥意的圖形如 :螃蟹(甲第)、雙魚(餘)等。

至於龍柱上頭的柱斗,則是刻有希臘柱頭風味的樹葉圖形,

顯現祖師廟中西合璧的特色。

DSC_0171

 

 正殿前御路

(正殿前,左右兩階梯間,有面雕成騰龍或龍頭狀的石板座,稱為御路。)

古代封建制度下,此御路僅皇帝方能通行其上,

一般人或轎夫則自左右階拾級而上。

目前御路已無此功能,若為立體鏤刻者,

皆以鐵條封住防護,僅存裝飾功能。

DSC_0172

 

 側門龍柱,廟內奉祀太陽星君。

為道教的太陽神,主掌太陽。

道教尊稱「日宮炎光太陽星君」,

又稱「大明之神」,俗稱「太陽帝君」、「太陽公」。

太陽帝君乃陽剛之神,司日之運行,掌火焰之輕重,

日由東升,再由西墜,光熙普照大地,

施恩萬民,凡世人代代祭祀之故。

DSC_0173

 

 廟正殿奉祀清水祖師神像

DSC_0175

 

 長福巖龍邊奉祀清水祖師神像

DSC_0176

 

 整座祖師廟乃是以石為基以木為頂的建築,

採五門三殿式的格局,廟頂層層疊疊,

每根脊上都有富麗堂皇的裝飾。

DSC_0179

 

廟內無處不雕、無處不琢。

最精彩的是廟中的石雕、石刻,

不論就技巧與手法都是民間藝術之最,

其師傅中不乏已列國寶級之人物。

DSC_0186

 

 銅雕、木雕、石雕是祖師廟最引以為傲,

也最特殊之處,大異於一般寺廟的彩繪裝飾,

其題材多出自中國民間故事、神話或歷史典故,

另外還有許多他處所看不到的動物題材。

下圖是廟前銅雕獅子,頭頂被摸到發亮。

DSC_0183

 

 

 屋頂和屋簷下方的樑架,金碧輝煌、琳琅滿目,

尤其是人物的雕刻栩栩如生。廟中全以石材為壁,

圖案以民間故事或歷史典故為題。

龍柱為臺灣廟宇最常見之物,但一廟中頂多二、三對,

而祖師廟內全部完工時,有156根之多。

DSC_0185

 

 大殿頂螺旋藻井,

一般廟宇只有在中殿及三川殿才有藻井的裝飾,

李梅樹先生為使得整座廟宇顯現更華麗、更尊貴,

故大量採用藻井裝飾,各藻井的風格亦力求變化,

成為三峽祖師廟的一大特色。

DSC_0178

 

欣賞祖師廟木雕作品必須抬頭仰望,

在雀替、彎拱、屏窗、上檻、斗座上,

處處可見精采絕倫的作品。

人物雕刻取材歷史小說故事,

每件人物雕刻都引經據典,

包括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東周演義、漢唐演義、

隋唐演義、後七國志、二十四孝等中國民間流傳耳熟能詳的故事。

DSC_017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