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止關

位於臺14線省道74.47K,

大觀橋與仁愛橋折彎處,

轄屬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

地形險惡、巉岩危立,

埔里通往仁愛鄉霧社、廬山的路上一處峽谷

DSC_0016

 

人止關

是山地與平地的交界,

這個界線的由來,

要由台灣的歷史說起,

漢人渡海來台,

以沿海平原一帶作為根據地,

進而佔據當年稱為番仔的原住民活動範圍。

在這附近的山區,

是原住民泰雅族與布農族的居住狩獵地,

但漢人常常進入山區開墾。

因而雙方經常發生爭執械鬥,

所以當時的清朝統治者,

在這隘口設立一處關卡,

作為漢人與原住民的界線,

因此人止關的意思是漢人止步,

不可超過這條界線,

萬一侵入原住民的地盤,

可能會性命不保。

但隨著原住民與漢人的交易日趨頻繁,

所以人止關逐漸失去其原有意義。

DSC_0013

 

人止關

是眉溪自上游流經於此,

遭遇堅硬的砂岩地質,

溪水鑿切出深壑陡直的峭壁,

使河道兩岸呈現出近乎垂直形態的峽谷地形,

並在此可見到眉溪砂岩良好的地層剖面。

這裡也是霧社事件泰雅族首領

莫那魯道領導族人死守抗敵的隘口。

DSC_0014

 

1895年,

日本政府統治臺灣,

但霧社山區的原住民不知道臺灣開始被日本統治,

依然固守族人自己的傳統領域,

乃於1897年發生深堀事件。

1901年,

由於臺灣總督府沿用清政府的隘制度,

在埔里蜈蚣崙開始設立隘勇線,

並隨即向霧社推進。

1902年4月29日,

由中村中尉率領的埔里守備隊

在人止關與原注民之間爆發人止關之役 

DSC_0022

 

當時臺灣總督府

仍不知道霧社山區的原住民是哪一族群,

事後經過調查才得知。

另有版本指出,

楊南郡等人認為其事發的背景動機,

是因為賽德克族人向埔里社辦務署

於1899年5月24日埋石立誓,

允諾3年之內不會出草獵首

DSC_0018

 

1902年(明治35年)4月29日,

誓約即將期滿,

近藤勝三郎擔心獵首再現,

以大量武力,配置精良武器,延長隘勇線,

於是埔里守備隊決定先發制人,

由中村中尉率隊前往,

與霧社群展開武力對抗,

脅迫原住民諸族群繳械歸順,

因而爆發人止關之役。

DSC_0023

 

1902年(明治35年)起,

至西元1913年(大正2年)間,

從人止關之役,到被迫繳械和解,

霧社地區原住民族人遭到空前的浩劫,

在對抗強權侵入的戰役中,

原住民族人氣壯山河,拋頭顱灑熱血,

為保民族尊嚴,奮不顧身的為族群而戰,

族人的犧牲可謂血染山河,

其戰役實為可歌可泣的原住民抗日史實。

現今,人止關成為南投境內一處著名旅遊景點。  

DSC_0024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