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水營步道

原稱為三條崙、卑南道,是清代所開闢,

橫越台灣中央山脈的七條開山撫番道路中,

唯一真正能使用的道路,

我們由屏東縣寮新開村大漢山林道23.5K,

越過中央山脈後到台東縣大武鄉,

全長約20公里,古道因終年潮溼多雨,

地勢平緩,容易積水,所以有浸水的稱呼。

這一條道路原本是排灣族聯絡南台灣東西兩岸之用,

也是清代道光年間,

平埔族馬卡道人往後山的移民道路。

光緒3年開始開鑿三條崙道路至出水陂,

光緒8年正式開鑿成寬6~8尺的開山撫番道路,

光緒9年完工。

DSC_0271

 

浸水營古道

海拔落差介於200公尺–1,450公尺之間,

可以遠眺北大武山,

北大武山位於屏東縣與臺東縣交界,

標高3,092公尺,為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

也是南台灣屏東地區唯一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

有南台灣屏障之稱。

DSC_0275

 

1945年台灣光復後,

古道一度成為陸軍野戰訓練場所。

1968年國防部在大漢山頂建立雷達站,

從水底寮至中央山脈主脊的路線開發為軍用車道,

也就是現在的大漢林道,

古道西段的路線大部分被新路取代,

東段則乏人行走而逐漸荒廢。

直至1990年代,

在進行古道調查時,

才又重新受到重視。

DSC_0279

 

這裡原是原住民排灣族的居住地,

古排灣部落力里社、古里巴保諾社、

出水坡社、姑仔崙社原有社路,

昔日後山原住民利用社路將物產揹負至枋寮交易。

清光緒9年,

官員胡傳乘轎經三條崙道到台東就任,

光緒20年纂修《台東州采訪冊》,

特別寫到清代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所開的開山撫番道路,

用重兵、靡鉅餉所開,今皆不復能通行,

前功盡棄矣。今前後山相通,

只三條崙一縷之道。

年2月,

池志徵應聘為胡傳幕僚,

乘轎走三條崙道至卑南,

沿途記下所見所聞:

被凶茸、歷瘴毒,旁行四百里,

上升崖懸、下墬壑眢,則此行險苦可知矣。

光緒21年2月,

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陳有成攜眷赴後山就任,

這是清代最後一個利用浸水營古道到後山台東傳教的記載。

這裡有有涼亭一座,具備桌椅,我們在此休息用午餐。

DSC_0281

 

日治時期,

1914年(大正3年),

日警對南蕃-排灣族,強制執行槍械收繳。

同年爆發南蕃叛變事件,力里、浸水營、

姑仔崙三個警察駐在所被燒毀,

警察及眷屬被馘首。

總督府派2艘軍艦、4個野砲部隊及1,680軍警,

攻擊力里社、出水坡社以及姑仔崙社,

將部落全部焚毀。

1917年(大正6年),

日人重修崁頭駐在所到分水嶺路段,

浸水營古道西段陡坡改緩。

重修後全長5日里5町(20.1公里)。

同時將清代的三條崙道改稱浸水營越道路。

之後每年編列整修預算,

使道路保持暢通。

1945年台灣光復初期,

仍保留警備線上各警察駐在所,

並巡邏維護道路,

後因南迴公路開闢,

浸水營古道不再使用,

道路日漸荒廢。 

DSC_0280

 

 清代出水坡營盤、出水坡駐在所遺址,

海拔715M,腹地大,

解說牌寫著,

光緒8年(1882)設出水坡營,

屯兵30人,分3隊。

大正8年(1919)新設出水坡駐在所於清營盤址上,

大正15年(1926)遷移至原址西方約400公尺,

昭和20年(1945)撤除,

遺址分兩個大區塊,

有水泥屋基2棟,升旗台等

DSC_0282

 

 我們在這裡休息一小時,

出發前大合照,

個個精神飽滿,

笑容滿面,

沒有倦容。

DSC_0287

 

 找到出水坡三角點,

這裡應該是出水坡駐在所遺址,

七位山友在此留影紀念。 

DSC_029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