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3日遊,2014年4月18日傍晚,

來到馬公市中央街1巷10號施公祠。

施公祠,原為紀念清初施琅功勳之祠。

施琅(1621-1687年),生於明末,

福建泉州晉江人,原為鄭氏部將,後降清

1683年康熙22年),率師東渡進軍臺灣,

東寧鄭氏請降,施琅以軍功封靖海侯

後清廷發生臺灣棄留問題,

施琅以「恭陳臺灣棄留疏」力陳臺灣之重要,

清廷終將臺灣納為版圖。

1696年康熙35年),

施琅去世,清廷追封並厚葬,

並於泉州府建祠立碑祭之,

民間也紛紛立祠祭祀。

臺灣施公祠有二,

分別在臺南與澎湖。

澎湖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

興建於康熙中葉時期,

至道光時期,更名為施公祠。

施琅主要功績在於打敗鄭氏,

攻取臺灣,其中又以澎湖一役最具關鍵。

施公祠原在澳東街,與海山館為鄰,

中法戰爭中受損。

日據時期,1914年大正3年因土地徵用,

乃與海壇館一同遷入原屬海壇標兵之伙房中共祀

即為今現址,並由施琅部屬後代重建祭祀。

因為已近天黑,廟門已經上鎖

祠內夜間應該沒人看守,

我們就沒有進入內部參觀

施公祠

施門心路史家論

公廟威儀菊島瞻

對聯寫的好,

施公的功過留給史家評論,

他的神靈保佑地方、安撫民心,

仍然有他的價值存在。

DSC_0743

  

施公祠現址斜對面有萬軍

過去又叫做大井

萬軍井

外徑107公分,

內徑公分80,井深約3公尺。

地面上井身為現代紅磚水泥砌成,

地平面下井壁則以玄武岩疊砌而成。

DSC_0744

 

 萬軍井

其由來眾說紛紜,

比較常理說法是,

施琅率艦隊遠征澎湖,

與明鄭海軍交戰,

途經澎湖時,兵將疲憊不堪,又缺乏飲水,

於是施琅便放出媽祖庇佑清兵征討鄭軍的耳語,

擾亂明鄭軍隊的士氣,

並凝聚清兵的作戰意志。

施琅以皇帝賜予的寶劍戮地成井,

解決數萬兵馬飲水之急,

因此也有了萬軍井的傳說。 

DSC_0745

  

天后宮

位於馬公市正義街1號

早在明代即已建廟,

是臺澎地區創建最早的媽祖廟,

至今有300年以上。

俗稱娘媽宮、娘娘宮、天妃宮、或媽宮,

一般稱為媽祖宮,或簡稱媽宮。

馬公市早期地名叫媽宮,便是由此而來。

天后宮供奉的主神天上聖母,

一般都稱為媽祖或媽祖婆,

是臺灣民間信仰最為虔誠的神明之一,

更是討海人主要信仰神明。

DSC_0748

 

 早期臺灣的拓墾移民,

自閩粵渡海來臺,

經常與驚濤駭浪為伍,

生命安危繫於天,

為保佑安全渡海,

特別崇拜媽祖婆。

澎湖是中國東南地區出海必經之地,

早期有漢人移居,

並傳入地方宗教,

據傳在明神宗萬曆32年(1604年)以前,

即有媽祖廟存在。

DSC_0752

 

清康熙22年(1683年),

施琅率領水師攻打臺灣,

臺灣納入版圖後,

戰功歸諸媽祖庇佑,

足可證明媽祖信仰在東南沿海之深厚。

翌年(1684年),

清廷將宋代以來敕封為天妃的媽祖,

晉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

並通令各府縣改天妃宮為天后宮,

春秋二祭,永享祭典。

清代以來,澎湖天后宮曾多次整修,

乾隆15年(1750年)媽祖宮因已經使用多年,

有傾倒之虞,澎湖通判何器乃倡議重修。 

天后宮的楹聯:

聖功與天同四十年前御賜匾文於今尚在

母德堪地配三百載後舊遺廟貌此日重新

DSC_0753

 

 清乾隆57年(1792年)協鎮李南馨等官紳倡議再修,

嘉慶23年(1818)通判陞寶、水師副將陳一凱等官紳,

再倡議重修。日據時期大正8年(1919年)整修,

在祭壇下挖出「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

DSC_0751

 

  日據時期大正11年(1922年),

鑑於媽祖宮當時已經牆垣傾毀,

不堪為奉祀之所,

故由澎湖臺廈郊商會等地方仕紳集資重修,

此為規模最大的一次重修。

現存天后宮形貌即是此次重修時,

延請司傅藍木修建,於翌年完工。

天后宮方位採坐北朝南,

建築由前殿、正殿及清風閣三進帶左右護龍的縱深配置組成。

由於基地呈陡坡下降,

建築物自前埕向後級級昇高,

自側面觀之,山牆高低起伏,

是天后宮建築的最大特色。  

DSC_0754

  

 在馬公港旁的馬公老郵便局(電信局),

地址馬公市中山路75號之1,

初期為郵電合辦,歷經多次變更,

現已成為澎湖中華電信公司辦公廳。

創建於西元1924(日據大正13)年,

當時流行洋化的巴洛克式建築,

因此郵便局建築採用和風及西化的獨特設計,

外形似日本幕府將軍頭盔,

綠色的油漆配上藍色的電信局標誌,

古老的建築物衝突出矛盾卻和諧的景觀。

現今仍有人員於內部辦公。

DSC_0759

 

 

澎湖縣警察局為能保存因年代久遠而散佚之舊有警察文物,

傳承警察文化,選擇位於馬公商港旁,

日據時期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作為警察文物館館址,

保存珍貴史料照片、舊式警用裝備、服飾、學術著作,

建立警察歷史沿革、重要事蹟資料庫,彰顯地方特色,

使民眾藉此瞭解警察文化內涵

與附近如日據時期郵政局、憲兵隊、天后宮(一級古蹟)、

馬公古城順城門、觀音亭等古蹟資源結合,

形成一帶狀之觀光動線,

並將所蒐集之早期警察文獻、史蹟等各式警察文物,

做完整之規劃與整理,以拓展觀光警政服務成效,

現所蒐藏之文物項目有40至80年代之各項相片、

舊式警察制服、各式警察配件、手搖式警用電話、

舊式總機、手搖式防空警報器、打字機、手動式印刷機、

手持式輻射探測器、腳鐐、手銬、戶籍資料等

我們只有路過,沒有進去內部參觀。 

DSC_0760

 

 高雄港務消防隊馬公港分隊

位於馬公市臨海路36之3號分隊,

現有編制計有分隊長1名、小隊長2名、隊員7名,共計10名。

車輛有小型水箱車1輛、消防化學車2輛、救護車1輛、

後勤車1輛及機車兩輛,合計7輛。

新穎的建築物在馬公海港旁極為壯觀 

DSC_076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s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5) 人氣()